国产成人欧美综合在线影院,www国产精品内射老师,国产99在线 | 欧美,风韵少妇性饥渴推油按摩视频,丰满熟女高潮毛茸茸欧洲

公共廣播系統(tǒng)施工規(guī)范與技術要點解析

公共廣播主要用于建筑弱電工程中的以語言擴聲為主的包括會場、多功能廳等地方,公共廣播包括背景音樂廣播和應急廣播系統(tǒng);會議包括同聲傳譯、視頻會議和多媒體會議工程。

施工范圍包括管線、控制室設備、音頻擴聲設備、視頻顯示設備、視頻會議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公共廣播系統(tǒng)的施工。

一、施工標準規(guī)范

公共廣播系統(tǒng)依據

《廳堂擴聲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 50371

《公共廣播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范》GB 50526

《民用閉路監(jiān)視電視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范》GB/T 50198

《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339

《會議電視系統(tǒng)工程驗收規(guī)范》YD/T 5033-2005等標準制定。

二、公共廣播施工要求

一、電纜管路、線槽及線纜敷設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章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

1? 控制室靜電地板下,必須敷設機柜到控制臺的地下線槽,吊頂內管路進入控制室后,應就近沿墻面垂直進入靜電地板下,沿地面進入機柜底部線槽,地面管路應貼地進入控制室靜電地板下,進入機柜底部線槽。

2? 信號線與強電線管必須分開敷設,最小距離應大于300mm。

3? 電纜管路穿越樓板孔或墻洞的位置,應加裝套管等保護設施。

4? 安裝沿墻單邊或雙邊電纜管路時,在墻上埋設的支持物應牢固可靠,支點的間隔應均勻整齊一致。

5? 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線纜應根據需要傳輸的內容格式和距離選擇;傳輸電纜距離超過選用端口支持的標準長度時應使用信號放大設備、線路補償設備,或選用光纜傳輸。

6 ?模擬系統(tǒng)傳聲器傳輸線應選用專用屏蔽線,宜單獨敷設線管并遠離強電管路,傳聲器線纜超過50m時,必須采用低阻抗平衡連接。

7? VGA信號線纜的選擇應根據傳輸信號的分辨率、最長傳輸距離進行選擇。當信號源為視頻或簡單的文字內容時,傳輸衰減控制在-6dB范圍;當信號源是以精密圖形文件時,傳輸衰減控制在-3dB的范圍,超出范圍時,應采用光纖系統(tǒng)實現信號的傳輸。

8? 公共廣播系統(tǒng)的功率傳輸線纜應用金屬線槽和線管單獨敷設,室外廣播傳輸線纜應穿管埋地或在電纜溝內敷設。

9?公共廣播系統(tǒng)功率傳輸線路,其絕緣電壓等級必須與其額定傳輸電壓相容,應盡量減少接駁,當無法避免接駁時,其接頭不得裸露,接駁宜用壓接套管、壓接工具、專用插接件或錫焊接線進行施工,電位不等的接頭應分別進行絕緣處理,并應將接頭置于分線箱或接線盒內,接頭不得留在線管等不易檢查的部位,性能損耗應符合設計要求。

10 ?當公共廣播系統(tǒng)具備消防應急廣播功能時,應采用金屬管、槽,并按相關規(guī)范要求敷設耐火或阻燃線纜。

11 ?敷設線纜的管內空間利用率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直線管路的管徑利用率宜為50%~60%;彎管路的管徑利用率宜為40%~50%;對絞電纜或光纜的利用率應為25%~30%。電源線、信號線、揚聲器線不應穿入同一根管內。

12 ?線纜管應安裝線管護口后再穿線。

13 ?管路穿過防火隔離物體等應做防火隔離、隔聲、防潮等處理。

14 ?管內穿入多根線纜時,線與線之間不得相互擰絞。

15 線管不便于直接鋪設到位時,線管出線終端口與設備接線端子之間,必須采用金屬軟管連接,金屬軟管長度不應大于1.5m,線纜不得直接裸露。

16 ?敷設線纜應排列整齊,不擰絞,盡量減少交叉;交叉處應粗線在下,細線在上;除設計有要求之外,線纜應分類綁扎;線纜垂直敷設時,線纜上端每間隔1.5m應固定在線槽的支架上。水平敷設時,每間隔3~5m應設綁扎點。線纜首、末端和距轉彎中心點兩邊300mm~500mm處應設置綁扎固定點。

17 ?露天架空線纜敷設根據設計要求選定架空線纜路由,線桿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吊線應采用鋼絞線,吊裝線纜應采用專用的吊線勾或綁扎方式,吊裝好的線纜的自然垂度應符合要求。

18 ?光纜開盤后應檢查光纜的外觀有無損傷,光纜端頭封裝是否良好;光纜敷設時出盤處應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適度的緩沖余量;最小彎曲半徑應為光纜外徑的15倍,施工時應不小于20倍,設計或光纜生產廠家有特殊規(guī)定時,按規(guī)定施工。

19 ?光纜敷設應在兩端預留長度,一般每端為3m~5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

20 ?線纜在布放前兩端應做標識,標識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標識應選用耐久材料。

21 ?明敷的線路與具有強磁場,強電流的電氣設備之間的凈距離宜大于1.5m;當采用屏蔽線纜或穿金屬管保護管或在金屬封閉槽內敷設時,宜大于0.8m。

22 ?線纜敷設完畢,所用線纜的型號、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再次進行校線,測量絕緣電阻值符合要求。做好相應的記錄。并應填寫附錄A表A.3.4-10。

二、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各類箱體、接(分)線盒和控制板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1? 暗裝箱體面板與框架應與建筑裝修表面吻合;地面暗裝的箱體應能使地面蓋板遮蓋嚴密,開啟方便,并且有一定的強度;明裝箱安裝位置不得影響人員通行。箱體與預埋管口連接時應采用管護口及鎖母連接,不得使用焊接。

2? 舞臺臺面上安裝的接線箱要保持舞臺臺面平整,接線箱蓋表面應與地板表面色調協(xié)調,開啟方便,并且有一定的強度。

3? 觀眾席現場調音位接線箱、地面暗裝箱體及箱蓋應保證其強度,并采取防水措施。

4? 在活動舞臺機械上安裝的接線箱不得妨礙舞臺機械的正常運轉,不得妨礙機械設備的正常維修,不得占用維修通道?;顒游枧_上接線箱的電纜管線應采用可移動方式或使用流動線纜。

5? 各類接線箱安裝應垂直、平整、牢固,水平和垂直度偏差應不大于1.5‰。

6? 安裝完成后各類接線箱外形和表面應漆層完好,面蓋板開啟靈活,水平、垂直度符合要求。

7? 接線箱內的接插座,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應的國家標準;安裝應牢固可靠,方向一致。各類預埋的接線箱、接線盒、控制板的安裝還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本規(guī)范第4章的有關規(guī)定。

三、機柜、控制臺的設置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1? 機柜安裝應固定在預埋基礎型鋼上并用螺栓固定,底架應與地面連接牢固,不宜直接放置在靜電地板上。安裝完畢對其垂直度進行檢查、調整??刂婆_要擺放整齊,與地面應固定牢固。

2? 機架底座與地面之間的間隙,應采用金屬墊塊墊實,墊塊應進行防腐處理,機架底座與地面懸空部位應加飾面。底座應與地線可靠連接。

3 ?機柜布置應保留維護間距,機面與墻的凈距不應小于1500mm,機背和機側(需維護時)與墻的凈距不應小于800mm。

4 ?固定安裝的機柜應按設計要求定位, 機柜安裝的水平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設計,其偏差不應大于50mm,機柜的垂直偏差不應大于3mm?;顒訖C柜就位后宜鎖住腳輪鎖片,使用固定腳支撐機柜,調整機柜的垂直和水平度。

5 ?多個機柜排列安裝時,每列機柜的正面應在同一平面上,相鄰機柜應緊密靠攏,機柜之間應采用螺栓緊固連接。安裝后的機柜應橫平、豎直,垂直度偏差應不大于l‰,水平度應不大于2‰,整列水平誤差不得大于±5mm。

6 ?機柜上各種組件應安裝牢固,不得脫落或碰壞。漆面如有脫落應予以補漆;組件如有傷殘應修復或更換。安裝用的緊固件應有防腐鍍層。

7 ?機柜上應有明顯的功能標志,標明設備名稱或功能。標志應準確、清晰、齊全、耐久。

8 ?機柜設備安裝應該平穩(wěn)、端正,面板排列整齊,擰緊面板螺釘,帶軌道的設備應推拉靈活。內部線纜分類排列整齊。各設備之間留有充分的散熱間隙,可安裝通風面板或盲板。機柜或機架應安裝在安全和便于操控的位置上,機柜上安裝沉重的設備時,宜加裝托盤或軌道承重。

9 ?設備在機柜上的布置宜考慮設備散熱,要把大功率高熱量的設備分散開來安裝或設備之間加裝盲板分隔。

10? 設備在非19″標準機柜上安裝時應使用托盤或軌道,并應將設備固定。機柜正面應加裝專用面板。

11 ?機柜、機架內設備的布置應使值班人員在值班座位上能看清大部分設備的正面,能方便迅速地對各設備進行操作和調節(jié),監(jiān)視各設備的運行顯示信號。

12 ?控制臺與機架間應有較寬的通道,與落地式廣播設備的凈距不宜小于1500mm,設備與設備并列布置時,間隔不宜小于1000mm。

13 ?控制臺或機柜、機架應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線不應與供電系統(tǒng)的零線直接相接。

四、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設備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1? 移動式傳聲器應做好線纜保護,要求固定線纜能夠盡量延伸到距離使用者較近的位置做一個地面或墻面的暗裝接線盒。臨時電纜較長的部分需要用地毯膠帶或地板膠帶固定在地面或墻面,防止線纜損傷,影響人員行走。

2? 無線傳聲器接收機等設備安裝于機柜上部,便于接收;無線式傳聲器傳輸距離較遠時,應加裝機外接收天線。

3? 揚聲器安裝應與設計一致,應滿足全場覆蓋及聲場均勻度要求,首先考慮的是揚聲器的聲音能均勻地傳播到需要收聽的部位并盡可能做到聲像一致,其次盡量遠離傳聲器,避免引起聲反饋。在可能產生共振的建筑構件上安裝揚聲器時,必須做減震處理。

4? 揚聲器固定應安全可靠,安裝高度和安裝角度應符合聲場設計的要求,水平角、俯角和仰角應能在設計要求的范圍內方便調整。

5? 揚聲器明裝時,利用建筑結構安裝支架或吊桿等附件,需要在建筑上鉆孔、點焊等,必須檢查建筑結構的承重能力及揚聲器的路桿、桁架、墻體、棚頂和緊固件必須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并征得有關部門的同意后方可施工。

6? 揚聲器暗裝時,暗裝空間尺寸應足夠大(并作吸聲處理),其正面不得直接接觸裝飾物;保證揚聲器在其內能進行輻射角調整。揚聲器面罩透聲性要好,穿孔率應大于50%。

7? 揚聲器系統(tǒng)應遠離傳聲器,軸指向不應對準傳聲器,避免引起自激嘯叫。

8? 揚聲器系統(tǒng)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工作時不應產生機械噪聲。

9? 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系統(tǒng)之間的連接電纜宜選用線徑較大的音箱線,按照8m音箱計算,每增加200W音箱線必須增大1m2以上,且音箱線的阻抗不能大于揚聲器阻抗的5%。應滿足所使用的功率放大器最大輸出電流,線路功率損耗應小于揚聲器系統(tǒng)功率的10%。

10? 吊裝揚聲器箱及號筒揚聲器時,應采用原裝附帶的吊掛安裝件,保證安全可靠。如無原配件時,宜購專用揚聲器箱吊掛安裝件,軟吊裝揚聲器箱及號筒揚聲器,必須采用鍍鋅鋼絲繩或鍍鋅鐵鏈做吊裝材料,不得使用鐵絲吊裝;應先將揚聲器組提升至距地面約100mm,觀察受力點的狀態(tài),懸停應不小于30分鐘;無異?,F象方可進行施工。

11? 室外揚聲器應采取防潮、防雨和防霉措施,在有鹽霧、硫化物等污染區(qū)安裝時,還要采取防腐蝕措施,緊固件必須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

12? 廣播揚聲器與廣播傳輸線路之間的接頭必須接觸良好,不同電位的接頭應分別絕緣;冷熱端有別的接頭應正確予以區(qū)分。

13? 在石膏板或者礦棉板等輕軟質板材上安裝吸頂式揚聲器,應在其背面加厚度5~10mm的其它硬質板材或采用其它方法增強其承重能力。

14? 用于火災隱患區(qū)的揚聲器應由阻燃材料制成(或具有阻燃后罩);同時,廣播揚聲器在短期噴淋的條件下應能工作。

15? 揚聲器系統(tǒng)的安裝應做隨工驗收。由建設單位或監(jiān)理單位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對揚聲器系統(tǒng)的安裝和吊裝的施工質量進行隨工驗收并應填寫附錄A表A.3.4-10。

16 ?功率放大器等較重設備安裝于機柜下部,由導軌支撐,應牢固可靠。

17? 調音臺安裝于操作臺上,便于調音人員操作調節(jié)。節(jié)目源等需經常操作的設備安裝于機柜易操作位置。

18? 時序電源按照設備開機順序依次連接,原則是開機順序是從輸入到輸出。關機順序是從輸出到輸入。安裝位置應兼顧所有設備電源線的長度。

19? 數字音頻處理器及其他音頻設備(包括均衡器、效果器、反饋抑制器、音頻分配器)等音頻周邊處理設備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牢固可靠、易操作、易檢修,安裝位置布局合理、美觀等要求。

20 ?傳聲器、各種音源以及音頻周邊處理設備與調音臺的駁接應使用專用電纜。電纜應盡量的短。

五、視頻設備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1? 顯示器屏幕安裝時應注意避免反射光,眩光等現象影響觀看效果。墻壁、地板宜使用不易反光材料。

2? 顯示器應安裝牢固,固定設備的墻體、支架承重應符合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安裝支撐架、吊架及固定件,螺絲、螺栓必須緊固到位。

3? 投影屏幕宜采用電動升降幕,投影機宜采用吊掛方式安裝,吊掛高度宜與屏幕匹配,投影機安裝高度不宜超出投影幕外。大型會場系統(tǒng)宜采用二次升降系統(tǒng)。

4? 安裝屏幕應該保持幕框的自然重心豎直,幕框兩端的掛環(huán)即是屏幕的豎直重心,必須使用幕框的掛環(huán)安裝,并保持其自然垂掛狀態(tài),避免外物接觸使之變形和移位。

5? 鑲嵌在墻內的大屏幕顯示器、墻掛式顯示器等的安裝位置應滿足最佳觀看視距和視角的要求。

6? 鑲嵌在桌子內的顯示器應設置活門或電動升降系統(tǒng)。

7? 攝像機的布置應使被攝人物收入視角范圍之內,并宜從多個方位攝取畫面,方便地獲得會場全景或局部特寫鏡頭。

8? 監(jiān)視器或大屏幕顯示器的布置,應盡量使與會者處在較好的視距和視角范圍之內。

9 ?投影機要求較高的分辨率時,應采用DVI、SDI連接方式或RGB、S視頻輸入方式。投影機與計算機連接使用VGA連接方式,投影機圖像應清晰、銳利,色彩真實。

六、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設備間配接線應符合以下要求:

1? 接線前,應將已布放好的線纜進行對地絕緣電阻和線間絕緣電阻檢測并做記錄;對其物理性能應進行粗測(對不同功能的線纜可用兆歐表、專用儀器、萬用表、電話機等設備進行測量);雙絞線可打上模塊實測;光纜可做通光檢查,檢查結果應做詳細記錄。

2? 布放到位的線纜編號應與接線端子編號相符,相位應正確。

3? 制作電纜頭前,應根據設備和模塊的安裝位置預留電纜余量,電纜兩端的接插件必須篩選合格產品,采用專用工具制作,不得虛焊或假焊;接插件需要壓接的部位,必須使用專用工具壓接;必須保證壓接質量,不得松動脫落。制作完成后必須進行嚴格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4? 焊接音頻線,剝去屏蔽層,其裸露的長度不得大于30mm,不得使用酸性焊劑;焊接的焊點、插頭、插座等,焊錫應飽滿光滑,不得虛焊;焊點應處理干凈;接點處應采用相應的套管做絕緣、隔離及保護,線纜必須與插接件良好固定。

5? 其它類型線纜應選用相應的插接件,接線片(線鼻子)焊接或壓接時應選用與芯線截面積相同的接線片(線鼻子),獨股的芯線可將線頭鍍錫后插接或彎鉤連接。

6? 同系統(tǒng)中線纜接續(xù)時應保證相位一致,雙絞線接續(xù)時,應盡量保持雙絞線的絞合,開絞長度不應超過13mm,與插接件連接應認準線號、線位色標,不得顛倒錯接。

7 ?光纜連接時應得到足夠的彎曲半徑后進行熔接;熔接時應采用功率計或其他儀器進行監(jiān)視,使接續(xù)損耗達到最小。熔接后,應測量通道的總損耗,并用光時域反射計觀察光纖通道全程波束衰減特性曲線,記錄測試結果。

8? 光纖連接器制作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設計無要求時應根據使用要求選擇連接器型號。

9? 光纖連接器的光學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插入損耗應不大于O.5dB,回波損耗應不小于25dB,必須在-40℃~+70℃的溫度下能夠正常使用;可插拔次數應在1000次以上。

10? 線纜制做完成后應進行測試,四對雙絞線、光纜應使用專用的測試儀,并打印出測試報告,達標后方可與設備連接。

七、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設備的供電與接地,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設備的供電應設置專用分路配電盤,每路容量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宜預留30%余量,須采用不間斷電源系統(tǒng)分路供電方式。

2? 控制室預留的電源箱內,應設有防電磁脈沖的措施,應配備帶濾波的穩(wěn)壓電源裝置,供電容量要滿足系統(tǒng)設備全部開通時的容量。若系統(tǒng)具有火災應急廣播功能時,應按一級負荷供電,雙電源末端互投,并配置不間斷電源。

3? 音頻機柜和調光硅箱不能放在同一個房間內。并且要求相距離10m以上。避免硅箱體發(fā)出強電磁干擾,引起音頻系統(tǒng)電磁噪聲。

4? 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設備(包括流動使用的攝像機、監(jiān)視器等設備附近設置的專用電源插座等),應采用同一相電源,宜使用電源濾波插座。

5? 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應采用一點接地,接地電阻應不大于4Ω;采用聯(lián)合接地時,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Ω。

6? 控制室內的所有設備的金屬外殼、金屬管道、金屬線槽、建筑物金屬結構等應進行等電位聯(lián)結并接地。

7? 保護地線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中的第五根線,與交流電源的零線必須嚴格分開,防止零線不平衡電流對系統(tǒng)產生嚴重的干擾影響。保護地線的雜音干擾電壓不應大于25mV。

8? 鎧裝電纜引入電箱后應在鎧甲上焊接好接地引線,或加裝專門接地夾。

9? 系統(tǒng)設備的工作接地應與工藝接地端良好連接,所有設備應采用星形(Y型)接法獨立連接到工藝接地端上。

10? 接地施工完畢后應進行測量接地電阻,應符合設計要求,并記錄測量結果。

三、公共廣播竣工驗收

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工程宜在系統(tǒng)試運行穩(wěn)定后并連續(xù)運行三個月以上進行竣工驗收。

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安裝工程驗收應由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和檢測單位組成驗收小組,施工單位配合,對包括設備品質、系統(tǒng)功能、系統(tǒng)電聲性能、工程施工質量等作出正確、公正、客觀的驗收結論,竣工驗收文件一式兩份,簽字蓋章后應由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各存一份。驗收不通過的工程,驗收機構應在驗收結論中明確指出問題所在與整改要求;驗收機構應督促、協(xié)調整改措施的落實。

一、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安裝工程質量驗收應包括以下內容:

1? 機房設備:

1) 安裝位置、排列順序、水平與垂直偏差符合要求;

2) 機架抗拉地震加固良好;

3) 帶軌道設備推拉靈活機架門閉合嚴密開關靈活;

4) 非帶電金屬部位接地良好;

5) 設備面漆及修飾完好。

2? 插座箱、盒:

1) 箱體面框與墻面、桌面、地面配合嚴密,固定可靠;

2) 箱體接地良好;

3) 箱體門鎖良好;

4) 箱體表面涂層良好。

3? 揚聲器:

1) 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

2) 吊裝或掛裝安全可靠;

3) 水平角、俯角、仰角調整方便,滿足聲音覆蓋要求;

4) 集中式揚聲器箱組合的機械控制與電氣控制系統(tǒng)功能符合設計要求;

5) 室外設備防雨水效果有效;

6) 安裝架不產生機械振動噪聲;

7) 揚聲器箱外表完好;

8) 支架與吊裝架防腐處理適宜。

4? 會議設備:

1) 設備安裝符合設計要求;

2) 主控計算機及專業(yè)軟件;

3) 無線發(fā)射接收設備吊裝或掛裝安全可靠:

4) 收聽盒、即席發(fā)言控制盒性能良好:

5) 有線及無線傳譯清晰度達到規(guī)范要求。

5? 布線、接線:

1) 所用線纜符合設計要求;

2) 布線合理整齊,各路傳輸配線應正確,無短路、斷路、混線等故障;

3) 接線端子編號應齊全、正確;

4) 管徑利用率、彎曲半徑符合要求;

5) 排線弧度一致,整齊美觀;

6) 焊點飽滿光滑,無毛刺,絕緣層及芯線無損傷;

7) 焊接、壓接、插接點的連接緊固,接觸良好,相位正確,有線向標志;

8) 光纜、雙絞線測試合格;

9) 線頭保護良好,無裸露;

10)安全接地、工藝接地符合規(guī)定,測量項目應包括線與線和線與地的絕緣電阻

11)絕緣電阻應不小于0.5MΩ。應對每一回路的電阻進行分回路測量;

12)管口及其有關部位的保護與封閉良好。

二、公共廣播及會議系統(tǒng)工程功能檢驗應符合以下要求

1? 音頻系統(tǒng)

1) 應能播放、切換人聲、音樂等各種信號;

2) 有線傳聲器、會議傳聲器應正常使用;

3) 保證系統(tǒng)具有足夠大的聲壓級,語言清晰、音樂豐滿;

4) 在觀眾席位置應無明顯可聞的本底噪聲;

5) 表決記錄正確率應達到100%。

2? 視頻、音頻切換和顯示系統(tǒng)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應能在各類顯示設備上顯示設計要求的不同種類的圖像信號;

2)圖像信號應清晰穩(wěn)定、無抖動、無閃爍。

3? 集中控制系統(tǒng)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應能控制不同種類圖像信號在各類顯示設備上的切換;

2) 應能控制音頻信號切換;

3) 應能控制音量大小,多種工作模式的快捷變換;

4) 應能控制顯示系統(tǒng)模式切換及多種圖像調用;

5) 應能控制燈光系統(tǒng)調光和開關及模式選擇;

6) 應能控制電動設備的開關及各項功能操作。

三、安裝工程驗收應對各階段的隨工檢驗記錄及有關資料進行審查、確認。

竣工工程驗收文件包括:

1? 安裝工程竣工驗收申請單。

2? 安裝工程竣工報告。

3? 安裝工程竣工圖。

4?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5? 接地、絕緣電阻測試記錄。

7? 系統(tǒng)調試記錄,調試報告。

8? 聲學特性指標測試報告。

9? 系統(tǒng)試運行記錄。

10? 設備、材料質量合格證明。

11? 設備、材料進場檢驗記錄。

12? 中標通知書、工程施工合同(或協(xié)議書)。

13? 工程開工報告。

14? 施工設計圖紙。

15? 施工變更洽商記錄和設備變更審核單。

16? 施工工程量表。

17? 工程停(復)工通知。

18? 工程質量事故發(fā)生的情況和處理結果、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報告。

19? 施工日志。

20? 設備器材清單(包括安裝位置)。

21? 設備、器材的檢測報告及認證證書。

22? 系統(tǒng)使用說明書(含操作和日常維護說明)。

23? 其他相關文件、圖紙、資料等。

0
分享海報
廣告位招租

評論0

請先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號?注冊  忘記密碼?

社交賬號快速登錄